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年报

2019-2020学年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公开报告

发布日期:2020-10-30 来源:

  本年度工作报告是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2019—2020学年度信息公开工作实际情况编制。

  全文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信息公开工作评议情况、因信息公开问题受到举报的情况、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清单事项公布情况共计七项。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

  一、概述

  2019-2020 学年,学校认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信息公开作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贯彻中央及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信息公开的相关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进一步回应社会公众及师生员工关切,积极推进主动公开,深化信息公开内容,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加强督查落实,提升信息公开效果,不断将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构建信息公开长效工作机制

  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由学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和保密小组全面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学校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其他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处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信息公开监督小组成员单位包括纪委、监察室,工会等,具体负责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受理和处理关于信息公开工作的投诉举报。信息公开保密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学校办公室,纪委、监察室和保卫处。同时,学校深入推进校、院(系)两级公开体系,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纪委监察督促检查、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持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学校通过全校双代会、中层干部会等各级会议,传达学校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充分鼓励和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提升学校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提高决策管理水平和信息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学校党委坚持将信息公开情况作为二级单位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校内巡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检查中,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信息公开的检查,确保信息公开落实到位。

  (三)积极推动落实公开清单

  2019-2020学年,学校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要求(以下简称“清单”),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推动信息公开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清单》规定的50项清单在信息公开网站上均有显示。在《清单》规定的公开事项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公开内容,增加了相关事项内容,进一步细化了公开事项,及时保持动态更新。

  (四)以信息公开工作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及时发布信息,宣传防控政策。提前启动校内信息日报制度,汇总全校信息及时提交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中央决策和市委各项工作部署,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发布延迟开学、推迟特殊类型考试等通知,研究并下发教学科研工作调整安排等,在校园网主页和信息门户开通专栏,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相关的上级精神、工作动态、通知公告。每日编制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通报,已累计编制200多期发至学校各级单位;定期编制工作简报,召开各级各类疫情防控工作会,准确传递学校疫情防控的行动和进展。开通微信企业号移动办公功能,设立企业微信“防控督办和信访”专栏,建立网上信息沟通渠道等。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形成工作机制健全合理、数据报送及时准确、信息交流互通共享防控工作良好局面,防控工作有组织、有机制、有方案、有成效。

  二是积极应对境外输入压力,全力做好支持保障。出台《关于加强境外师生管理和防范疫情输入工作的通知》《致全体境外教师的一封信》《给我校境外研究生的一封信》《首都师范大学境外外培在读学生疫情防控期间的注意事项》等,快速及时向境外师生传达上级精神与学校的关怀。针对境外教职工、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外籍教师、离退休人员建立分层体系化工作机制,分渠道报批入境申请,并在学校境外疫情防控专项工作小组日报相关人员情况。设立国际合作交流处、学生处、研工部和院系辅导员的微信群,分享最新涉外疫情信息,提供国际合作交流处4位老师的24小时紧急援助电话,为境外学生遇到涉外问题时提供应急帮助。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一)主动公开信息事项

  2019-2020学年度,我校共主动公开信息1117条,其中全文电子化率达100%。信息全部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包括信息公开网站、学校网站、部门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媒介公开),其中:

  基本情况类信息24条,如学校概况、学校沿革、学校现任(历任)领导、学校机构设置等内容,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2.15%,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jbqk/index.htm;

  制度规范类信息122条,如学生管理规定、学籍管理规定、学位授予办法、各级各类各办学层次的招生简章、教师考评聘任办法等内容,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10.92%,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zdgf/index.htm;

  规划计划类信息8条,如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统计数据、校历等,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0.72%,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ghjh/index.htm;

  学生服务类信息98条,如就业指导工作、就业率、就业去向、学生奖(助)学金评定、学生校内勤工助学相关规定、信访与申诉规定等内容,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8.77%,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xsfw/index.htm;

  师资队伍类信息5条,如教授副教授名单、专任教师名单、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名单等内容,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 0.54%,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szdw/index.htm;

  教学科研类信息236条,如教学质量信息、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结构与布局情况、各类科研奖励的评审安排和结果等内容,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21.13%,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jxky/index.htm;

  财务资产类信息307条,如各类采购项目的招标、中标公告,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年度收支预算总表等内容,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27.48%,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cwzc/index.htm;

  基建维修类信息12条,如校内各建筑物的维修信息、重点建设项目和装修维护工程的招标、中标信息,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1.07%,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jjwx/index.htm;

  后勤服务类信息193条,如学校交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寓管理、安全生产相关规定、生活服务通告等,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17.28%,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hqfw/index.htm;

  国际合作交流类信息6条,如国际合作办学招生简章,国际交流项目相关安排,外籍教师、学生的管理规定等,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0.54%,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gjjlhz/index.htm;

  应急管理类信息1条,为“首都师范大学安全稳定应急处置工作总体预案 ”,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yjgl/index.htm。

  结果公示类信息105条,如干部任前公示、各类奖励奖项评选公示、校内各单位集体考核结果的公示、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等,占主动公开信息的比例为9.4%,以上内容已在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网址为:http://xxgk.cnu.edu.cn/jggs/index.htm。

  (二)主动公开信息渠道

  学校坚持主动公开机制,构建网络信息公开平台,并不断丰富信息公开途径,拓展信息公开渠道,使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获取学校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和便捷。一是是充分利用包括广播、电视、校报、校园网、微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公告栏、宣传材料等形式公开信息,尤其重视校园网络信息化建设,定期完善学校主页、更新信息公开网站。二是学校注重利用社会媒体、信息发布会、咨询活动等向社会公开信息,形成了校内校外相结合、接受各方监督的信息公开网络平台。三是公开以学校党委、行政名义和以学校党政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在线阅读及下载(涉密、敏感类文件除外)方便广大教职员工查询和使用学校文件。四是本学年度,学校通过新学期工作会、双代会、年度述职考核大会、暑期干部会、民主党派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及时通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和阶段性重要工作。五是不断完善校内各类媒体信息公开平台。不断加强学校网站手机版及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企业微信建设,在做好信息公开的同时也为师生办理日常事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年度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推送160篇,总阅读量107.6万次,用户数9.2万人;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发布消息1362条,粉丝数3.8万人;学校官方抖音播放量296万次;学校官方快手视频播放量30万次;学校官方哔哩哔哩视频播放量1.5万次;学校官方人民号阅读量108万;学校官方北京号累计阅读数183.2万;学校官方腾讯视频账号,播放量20.3万次。

  (三)主动公开信息重点工作

  1.财务工作

  为提高我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践行“阳光财务”建设,推动学校依法办学、依法理财,提升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有效保障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教财【2012】4号)文件要求和精神,财务处严格履行信息公开职责,以学校和部门网站为主要信息公开载体,主动向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依法依规公开了《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决算相关报表》《2020年部门预算批复表》;同时,对于学校重大财经政策、经费安排、预算执行及各类收费项目、标准、举报电话等信息,通过学校“双代会”、学校网站、财务部门网站、公示栏、微信群、宣传折页等途径,积极向全校师生员工公开。在信息公开具体工作开展中,财务处不断营造良好信息公开环境,拓展信息公开渠道,有效保障信息公开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切实维护全校师生员工、社会对学校财务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招生工作

  (1)本科招生工作

  2019-2020学年,学校深入贯彻执行教育部及北京市关于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全面贯彻落实招生阳光工程。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要求的“六不准”、“十严禁”等招生工作纪律要求和“30个不得”的招生工作禁令,严格执行向社会公布的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坚持“集体议事、集体决策”,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严格规范招生工作程序和流程。主动接受北京市相关部门、学校纪委以及广大考生的监督,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加强信息公开公示,不断优化宣传服务。按要求及时发布招生政策、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录取分数;在报名、考试、录取三个主要工作阶段,全面、准确、及时发布相关招生信息。不断深化和拓宽招生咨询宣传工作,力争招生信息透明化。通过招生办的官网主页、官方微信和今日头条账号及时、广泛地发布和推送招生相关信息,方便广大考生和家长。二是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严格规范公开程序和内容,确保招生信息“十公开”。今年,我校继续根据录取进程及时在我校招生办网站和官方微信上公布录取考生的最低成绩公示情况。同时,在报名(寒假)和录取(暑假)期间,招生办公室均安排相关人员值班,及时受理考生和家长来电来访。三是学校高度重视艺术类、高水平运动员和外语保送生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特殊类型招生的专业测试及录取,切实加强特殊类型专业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根据教育部相关工作要求和精神,我校不再组织美术类校考工作;2019年开始美术类专业改用各省统考成绩进行录取。通过我校招生办网站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及时、准确公示有关特殊类型考试合格考生信息。招生办把特殊类型招生的选拔标准、录取程序和办法、录取规则和原则也专门制作招生简章进行对外宣传和公布,方便考生查询;同时通过加强领导、分级管理,制度保障、程序规范等一系列措施保障招生工作有序开展。

  (2)研究生招生工作

  2018-2019年度,学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准内涵,全面落实全国和北京市教育大会有关精神,以教育部和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规定为依据,坚持立德树人,严格、规范、科学把握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标准,牢固树立“公平、公开、公正、廉洁”理念、坚持“严肃、严谨、严格”原则、强化 “责任、保密、程序、规则” 意识,坚持阳光招生、廉洁招生。一是学校继续加大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力度。对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计划、复试录取方案、复试考生名单、录取信息和咨询及申诉渠道等信息通过研究生院网站等进行了及时、准确、规范地公示、公开,确保了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规范透明。二是更加细化研究生招生简章主要内容和复试录取工作细则。招生简章包括招生政策和规定、招生专业目录、分专业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学习方式、学制、报名要求、考试安排、调剂要求、复试办法、录取原则、学费及奖助体系和其他注意事项等。复试录取工作细则主要包括复试分数线划定原则、复试比例及人数、调剂复试工作原则、统考生破格复试要求、初复试成绩占录取成绩比例、录取成绩计算办法和复试录取工作具体要求等。三是及时统一公示复试考生、拟录取考生名单。复试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特殊说明等信息)、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特殊说明等信息)等信息及时进行统一公示。招生咨询和监督方式主要包括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咨询电话、传真和邮箱以及学校纪委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监督电话。研究生招生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招生“阳光工程”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各项招生政策和纪律,完善工作程序和办法,坚持公平公正,全面、准确、及时发布研究生招生录取相关信息,自觉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保证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严谨、有序、顺利进行。

  (3)继续教育招生工作

  2019年,我校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严格遵循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试院的录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重点,强化考试环境综合治理,营造和谐的招生考试环境,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以教育部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政策为宣传重点,以“平安考试、阳光招生”为宣传主线,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公平公正的招生工作环境,编制《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章程》、《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简章》及《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在京招生情况答考生问》为考生答疑解惑。充分发挥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北京考试报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对考试招生政策进行全面宣传和解读;通过学院网站、学院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在线、报纸(北京考试报)、培训班等多种宣传形式,在报名、考试、评卷、录取等节点进行一系列信息发布与宣传,及时准确的将招生信息向考生和社会公开,共同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招生宣传工作体系。二是做好录取工作。2019年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关于做好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在录取工作中继续贯彻公平公正原则,严格遵守以“六公开”“十严禁”为核心内容的信息公开制度,参照执行普通高校招生“30个不得”的工作禁令,在高校招生中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录取原则不动摇;坚持录取标准不走样;坚持录取程序不变通。截至2020年2月,我校2020级新生4044人(其中高中起点专科644人,高中起点本科79人,专科起点本科3321人)。

  (4)留学生招生工作

  国际文化学院在招收来华留学生工作上以拓宽招生渠道、优化生源结构、提升生源层次为战略目标,借助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性发展契机,不断致力于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力图为学校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首都高校国际化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是积极参加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组织的教育展及教育说明会,提升我校在海外的知名度。与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建立并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结合教师培训、马院等重点项目开展与境外机构的合作,借助其在当地的影响力进行长期有效的宣传,以锁定更多的海外生源,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二是与国外友好院校以校际交换、学分交流、本科2+2联合培养、硕士1+1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合作;在境外与当地大学合作开设孔子学院、开办孔子课堂,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到我校交流学习。三是配合学校项目的增设及工作重点,大力宣传专科、线上线下汉语言硕士等项目,多次召开线上宣讲会。开通“留学首师”招生微信公众号,并及时更新学院网站。根据学校研究生招生简章、本科生招生专业目录、博士生招生简章,全面更新网站信息、图片,及时发布新项目宣传材料,确保信息准确快速传达给申请人、中介机构等合作伙伴。制作新版多语种国际生招生简章。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近年来我校留学生招生数量稳步增长,生源结构持续优化,生源层次不断提升。2019-2020学年度共接收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人次留学生及国际项目生来校或参加线上学习。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2019-2020学年度,我校收到信息公开申请2个,未发生相关收费情况,信息公开办公室已按时按程序处理并答复。

  四、信息公开评议情况

  学校通过公布信息公开电话、设置信息公开电子邮箱等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及时改进信息公开工作。我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学校信息公开及时准确、方便快捷,对我校信息公开工作满意度较高。

  五、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等情况

  2019-2020学年度未收到针对我校信息公开工作的举报、复议、诉讼等情况。

  六、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9-2020年度,学校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各项要求,信息公开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和完善之处。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的要求和精神,优化顶层架构与运转模式,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思想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加大对教育教学、学术资源类信息的公开力度,同时发挥信息在招生录取、评奖评优等工作中的监督作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

  二是不断强化信息公开干部队伍建设和业务技能培训。定期召开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分析学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部署推进相关工作,进一步形成全校合力。切实落实各部门负责人和信息员的岗位职责,提高人员信息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是不断探索适合新形势下信息公开工作的平台媒介。在现有公开渠道的基础上,结合新的信息传播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创新智慧校园信息管理模式,建设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以人为中心数据结构体系,推进学校各类公开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七、清单事项公布情况

  (一)办学规模、校级领导班子简介及分工、学校机构设置、学科情况、专业情况、各类在校生情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办学基本情况

  http://xxgk.cnu.edu.cn/jbqk/index.htm

  (二)学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http://xxgk.cnu.edu.cn/zdgf/index.htm

  (三)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https://xxgk.cnu.edu.cn/jggs/yjzq/180457.htm

  (四)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年度报告

  https://fzghbgs.cnu.edu.cn/xzwyk/gzzd/177454.htm

  (五)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

  http://xxgk.cnu.edu.cn/ghjh/index.htm

  (六)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http://xxgk.cnu.edu.cn/xxgk/xxgknb/index.htm

  (七)招生章程及特殊类型招生办法,分批次、分科类招生计划

  http://jxjyxy.cnu.edu.cn/

  https://grad.cnu.edu.cn/index/ksdh/zsjz.htm

  http://xxgk.cnu.edu.cn/zdgf/index.htm

  (八)保送、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特长生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入选考生资格及测试结果

  http://jxjyxy.cnu.edu.cn/

  https://grad.cnu.edu.cn/zs/sszs.htm

  http://xxgk.cnu.edu.cn/zdgf/index.htm

  (九)考生个人录取信息查询渠道和办法,分批次、分科类录取人数和录取最低分

  http://jxjyxy.cnu.edu.cn/

  https://grad.cnu.edu.cn/zs/sszs.htm

  http://xxgk.cnu.edu.cn/zdgf/index.htm

  (十)招生咨询及考生申诉渠道,新生复查期间有关举报、调查及处理结果

  http://jxjyxy.cnu.edu.cn/

  https://grad.cnu.edu.cn/zs/sszs.htm

  http://xxgk.cnu.edu.cn/zdgf/index.htm

  (十一)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各院(系、所)或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人数

  https://grad.cnu.edu.cn/zs/sszs.htm

  (十二)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成绩

  https://grad.cnu.edu.cn/zs/sszs.htm

  (十三)拟录取研究生名单

  https://grad.cnu.edu.cn/zs/sszs.htm

  (十四)研究生招生咨询及申诉渠道

  https://grad.cnu.edu.cn/zs/sszs.htm

  (十五)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http://cwc.cnu.edu.cn/xngz/index.htm

  http://gzc.cnu.edu.cn/sylm/bszn/102637.htm

  (十六)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

  http://jjh.cnu.edu.cn/jzsy/jxj/index.htm

  (十七)校办企业资产、负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信息

  因企业资产、负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信息涉及商业机密,不予公开。

  (十八)仪器设备、图书、药品等物资设备采购和重大基建工程的招投标

  http://xxgk.cnu.edu.cn/cwzc/zfcgjztb/index.htm

  http://dc.cnu.edu.cn/jjc/

  http://xxgk.cnu.edu.cn/cwzc/zfcgjztb/167683.htm

  (十九)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

  https://xxgk.cnu.edu.cn/cwzc/cwgl/172075.htm

  (二十)收支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https://xxgk.cnu.edu.cn/cwzc/cwgl/164553.htm

  (二十一)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投诉方式

  https://xxgk.cnu.edu.cn/cwzc/jysf/11103.htm

  (二十二)校级领导干部社会兼职情况

  https://xxgk.cnu.edu.cn/jggs/jggsz/182303.htm

  (二十三)校级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

  https://xxgk.cnu.edu.cn/jggs/jggsz/182305.htm

  (二十四)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办法

  http://cnursc.cnu.edu.cn/zdwj/zjprgz/125494.htm

  (二十五)校内中层干部任免、人员招聘信息

  http://www.cnu.edu.cn/index.htm

  http://www.cnu.edu.cn/rczp/index.htm

  (二十六)教职工争议解决办法

  http://xxgk.cnu.edu.cn/zdgf/jsgl/jszycl/index.htm

  (二十七)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教师数量及结构

  http://www.cnu.edu.cn/xxgk/xxjj/index.htm

  (二十八)专业设置、当年新增专业、停招专业名单

  http://cie.cnu.edu.cn/

  http://jxjyxy.cnu.edu.cn/

  https://grad.cnu.edu.cn/xkjs/xwdjsgz.htm

  https://xxgk.cnu.edu.cn/jxky/zysz/index.htm

  (二十九)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http://cie.cnu.edu.cn/

  https://grad.cnu.edu.cn/py/jxyx.htm

  https://xxgk.cnu.edu.cn/jxky/jxgl/153095.htm

  (三十)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

  http://xxgk.cnu.edu.cn/jxky/jxgl/153095.htm

  (三十一)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http://xxgk.cnu.edu.cn/xsfw/jyzd/index.htm

  (三十二)毕业生的规模、结构、就业率、就业流向

  http://xxgk.cnu.edu.cn/xsfw/jyzd/index.htm

  (三十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http://xxgk.cnu.edu.cn/xsfw/jyzd/index.htm

  (三十四)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https://xxgk.cnu.edu.cn/jxky/jxgl/182301.htm

  (三十五)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http://xxgk.cnu.edu.cn/jxky/jxgl/153095.htm

  (三十六)学籍管理办法

  http://student.cnu.edu.cn/gzzd/126050.htm

  (三十七)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的申请与管理规定

  http://student.cnu.edu.cn/gzzd/index.htm

  https://grad.cnu.edu.cn/jz/tzgg.htm

  (三十八)学生奖励处罚办法

  http://student.cnu.edu.cn/gzzd/index.htm

  (三十九)学生申诉办法

  http://xxgk.cnu.edu.cn/xsfw/xsss/index.htm

  (四十)学风建设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诚信考试“六个不准”(微信-CNU学生处)

  (四十一)学术规范制度

  http://fzghbgs.cnu.edu.cn/xzwyk/gzzd/149601.htm

  (四十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

  http://fzghbgs.cnu.edu.cn/xzwyk/gzzd/149598.htm

  (四十三)授予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https://grad.cnu.edu.cn/xw/xwsy.htm

  https://xxgk.cnu.edu.cn/zdgf/xsgl/xjxw/149635.htm

  (四十四)拟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资格审查和学力水平认定

  https://grad.cnu.edu.cn/xw/xwsy.htm

  (四十五)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办法

  https://grad.cnu.edu.cn/xkjs/zxtz.htm

  (四十六)拟新增学位授权学科或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及论证材料

  https://grad.cnu.edu.cn/xkjs/zxtz.htm

  (四十七)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https://cie.cnu.edu.cn/hzbx/index.htm

  (四十八)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

  http://cie.cnu.edu.cn/

  (四十九)巡视组反馈意见,落实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http://www.cnu.edu.cn//jdxw/jdxw/78322.htm

  (五十)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预警信息和处置情况,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

  http://xxgk.cnu.edu.cn/yjgl/tfsjyjya/11698.htm

  http://xxgk.cnu.edu.cn/yjgl/index.htm

  

  

  本报告电子版可从首都师范大学网站(http://xxgk.cnu.edu.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联系,联系电话:68901964。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邮编:100048;电子邮箱:info@cnu.edu.cn。

   

  

  首都师范大学  

  2020年10月30日